第315章 抉择、新结局、薪柴 (第2/2页)
最近有关菅直人的消息,还是11月份,著名八卦杂志《文春周刊》惊曝的一则绯闻。
新闻里指称菅直人与女助手、传媒界出身的女性形象分析师户野本优子关系暧昧。
当时那位“敬业”的狗仔队员偷拍到了菅直人与女助手一同进入酒店房间的镜头,而且经过整夜蹲守在房间门口,又抓拍到了两人在第二天上午离开房间的照片。
由于证据确凿,菅直人只好低头承认。
这一绯闻让一直以清廉现象面对世人的菅直人无地自容。
而帮他摆平了这件事的,正是北川秀旗下的北川文娱。
《文春周刊》的总编和社长都是北川秀的狂热书迷,有北川老师亲自为菅直人说情,他们自然乐得给面子。
于是这则绯闻在11月后,就悄无声息,石沉大海了。
北川秀愿意帮菅直人,一是看在河出静子的面子上,一是因为菅直人算是比较亲华的日本政客(1999年专程赴某纪念馆献花,并表达了友好之意)。
河出家族要更上一步,必须在政界培养一些新兴势力,有着极强的家族荣誉感的河出静子还背负着“父亲之死”的痛楚,根本没法从这个牛角尖里钻出来。
因此北川秀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帮一帮她了。
从桥本龙太郎、町村信孝到现在的小渊惠三,菅直人,因为北川秀的指点,河出静子在政界获益匪浅。
菅直人的绯闻问题被妥善解决,他自然要对北川秀投桃报李。
有了这张名片,唐泽敏行知道其实只要他愿意打那个电话,所有事情都能轻松解决。
只是北川老师嘴上自谦说“事在人为”而已。
“北”唐泽敏行感激涕零,但话还没说完,北川秀就拍了拍他的肩膀,起身离开了。
当天下午,吃完斋饭,又参与了遗体告别会后,北川秀和梦子悄然离开了唐泽家。
在回家的路上,梦子宽慰的对北川秀说起唐泽敏行的改变,庆幸他总算是没有真正走上不归路。
“哦对了,唐泽教授还说希望我把他之前送的所有奢侈品退回给他。
啊,真的是太好了!我一直很苦恼究竟怎么处理那堆东西呢。
之前不管我怎么说,唐泽教授总是不停的送奢侈品过来,一度让丽酱都以为我是不是变了性子,开始喜欢那些东西了呢。”
梦子终于舒了口气,她讨厌那堆奢侈品的原因还有一个——
不明不白接受大量其他男人送的礼物,不管是什么原因没能退回,都肯定会很伤自己丈夫的心。
她绝对不想因为这种事和北川秀产生感情上的矛盾。
所以她多次提及此事,还把所有奢侈品礼物都堆在了一个杂货间里,从没碰过。
“是么,那看来唐泽教授已经做出了抉择。”北川秀轻轻一笑。
看来唐泽敏行的事要就此告一段落了。
这样也好。
如果他最后落得和财前五郎一样的下场,那北川秀写的这部新版《白色巨塔》就变的毫无意义了。
回到家中。
北川秀一眼就看到了在大厅中陪两个小家伙玩闹的蛇喰丽。
临近寒冬,她却在室内穿着吊带和热裤,把修长的一双美腿全部展露在外,也不知道是真不怕冷,还是只要风度不要温度。
“我回来了,丽酱~”
“你回来啦,梦子~”
两个女人拥抱在一起,完全无视了手提各种袋子的北川秀。
看到她们如学生时代般一样,又腻在了一起,北川秀无奈一笑,只得自己把东西收拾好,然后抱起两个睡着的小家伙放进摇篮里。
处理完手中的杂事,北川秀一头扎进书房里,开始好好构思起最近要写的《1Q84》和《海边的卡夫卡》。
《白色巨塔》的后续剧情他已经在希腊旅游时彻底写完,这会儿因为唐泽敏行的事,他有了很多灵感,立即又一口气补上了最后的完结章。
他决定在这个月5号发售的《大众》上一口气全部放出剩余的所有稿子!
和唐泽敏行的事对社会各界造成巨大的影响一样,财前五郎这个虚构的顶尖医师的最终命运一旦公布,估计也会在文学界和医学界掀起巨大波澜。
《白色巨塔》发售后不久,就被誉为是不输给《半泽直树》的职场神作。
北川秀对日本医疗体系、大学医学部以及医院的了解,让无数医学界的业内人士都赞不绝口。
大家都想知道那个野心勃勃的财前五郎会不会像唐泽敏行一样当上第一外科的正教授,最后又会迎来一个怎样的结局。
这种跌宕起伏,震撼人心的故事,终归比《浅草红团》这类纯文学更吸引人。
在北川秀通过电子邮件把稿子发给石田泰淳后不久,书房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石田泰淳第一时间看完了《白色巨塔》的大结局,深受震撼之余,连忙打来电话询问。
财前五郎和唐泽敏行一样,深受医疗官司的纠缠,且同样也是因疏忽大意造成的病人痛苦死亡。
不管是还是现实,碰到这种事,舆论的倾向必然是狠狠清算财前、唐泽这类人。
而在里,北川秀沿用了原著的内核,让财前五郎死在了开庭前,没有去参加最后的审判。
也就是说,他更倾向于“财前五郎不该被审判”,但又碍于舆论和医学界,不能写成财前五郎胜诉,只好折中成这个结局。
这让石田泰淳无比震撼和认同之时,也吓出了一身冷汗。
财前五郎的人物魅力,就在于他的不妥协,他的贪婪,他的奋进,以及时也命也的可悲上。
于公,他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于私,推己及人,如果财前是读者自己,没人会希望他被审判,被成为一个典型和替罪羊对待。
在这一系列事情的背后,实际上腐朽了财前他们的,不是什么金钱美色权力,而是日本的这个畸形“白色巨塔”制度。
可惜这是一个不能谈的话题,在日本国也是如此。
北川秀的折中写法也已经非常“刚”,让一向大胆的石田泰淳都不敢轻易放出。
一通电话交流后,明确了北川老师的用意,石田泰淳一咬牙,还是在新稿子上敲下了自己的名章。
保持创作者的原意以及文学的纯粹性,是他一直追求的东西。
“如果《白色巨塔》的结局真引发了什么不好的舆论,那我就引咎辞职,把所有锅都背在身上好了。”
士为知己者死,石田泰淳看着《白色巨塔》的这个结局,终于有种找回了当初自己在东大文学部,不管不顾追求着文学道路的感觉了。
社会和现实不断磨平着他的棱角,但他的内心始终一如既往的火热。
只要有这么一把火燃烧起来,石田泰淳也愿意投身进去,做薪柴,做燃料,做延续火光的那一具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