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中文

字:
关灯 护眼
依旧中文 > 造劫诸天,从天龙剑挡万军开始 > 第三十八章 :明心见性,锱铢必较

第三十八章 :明心见性,锱铢必较

第三十八章 :明心见性,锱铢必较 (第2/2页)

“你少了属于自己的道。”
  
  “佛家称之为宏愿。”
  
  “儒家称之为立志。”
  
  “而我道家,则称之为道心。”
  
  “这天地间,但凡有所成就之人,不论庙堂还是江湖,必定有一颗属于自己的道心。”
  
  姜明空闻言,如遭雷击,大脑一阵轰鸣,似在混沌中有惊雷划过。
  
  “没错,我学了这么多神功秘典,知其中所言,悟其中真意。”
  
  “但这些,都是前人所留,是前人对武道的探索,对天地的感悟。”
  
  “自己沿着前人的路狂奔,永远不可能超越前人。”
  
  他又想到了脑海中的《浑天宝鉴》。
  
  那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仙品功法,一旦转换自己一身真气,化作浑天宝鉴的资粮。
  
  同样可以战胜慕容龙城,而且是轻松击败。
  
  但《浑天宝鉴》依旧不属于他,那是女娲留下的道。
  
  是女娲补天之时,领悟的天地内与天地外的真理,宇宙的奥秘。
  
  姜明空双手平举,诚恳的向着林灵素郑重一礼:“还请前辈指点!”
  
  林灵素与邵雍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满意之色。
  
  姜明空用的指点,而不是教导,可见姜明空已经想明白其中的关键。
  
  道,可悟不可传。
  
  每个人的道,都不同,即便是如同女娲娘娘、三清道祖那般的混元圣人。
  
  他们的门徒所掌握之道也绝对与他们不同。
  
  林灵素双手背负,看似少年,却有一种老成之感。
  
  “我欲上书当今天子,聚天下道经,编万寿道藏。”
  
  “如果你愿意,不如来做一名编修如何?”
  
  姜明空很是开心,虽然编修工作枯燥乏味。
  
  但读书、明理无疑是一条极有效果的悟道之法。
  
  黄裳就是参与了万寿道藏的编纂,领悟了属于自己的武道,最终创出了威震武林的《九阴真经》。
  
  明媚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墨迹未干的纸上。
  
  “天师府的《太清正一大道经》,还真是博大精深!”
  
  这已经是姜明空身为翰林院编修的第十个年头了。
  
  已经五十岁的他,单论容貌,比起自己的便宜儿子段誉,丝毫不差。
  
  三年前,段誉已经继承大理皇位,成为大理的第十六位皇帝。
  
  他的便宜弟弟,李秋水的好外孙,中了姜明空的暗算后,只能生活在轮椅之上。
  
  数年前,已然选择于天龙寺落发为僧,枯荣甚至亲自收他为自己的关门弟子。
  
  没了姜明空的干预,他的身世依旧隐藏的很好。
  
  乔峰改回了自己契丹人的名姓,成了辽国的南院大王萧峰。
  
  在他与萧远山的斡旋下,辽国注重民生发展,少动刀兵。
  
  耶律洪基也在萧皇后的多次劝说下,忍住了攻打大宋的心思。
  
  只是这样的一味压制,到了爆发的那一天,会更为猛烈。
  
  “段兄,可算找到你了!”
  
  “这《黄帝阴符经》这句话该怎么解释?”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姜明空无奈一笑,初闻黄裳之名,他本是有些好奇。
  
  能创出《九阴真经》这等被誉为“天下武学总纲”的奇才到底是个什么样。
  
  不曾想,自此以后,黄裳就成了那个最喜欢较真研讨的学者。
  
  俗话说,理越辨越明。
  
  黄裳这种治学严谨的态度,影响了姜明空,使得他研究起这些道家经典的时候,同样锱铢必较。
  
  数年下来,姜明空只觉获益匪浅。
  
  曾经在琅环玉洞与少林藏经阁的囫囵吞枣,在这样的严谨治学下,成了助推姜明空更上一层楼的坚定基石。
  
  两人一番论证后,争的面红耳赤,谁也没能说服谁。
  
  “你们在讨论什么?让本座听听!”
  
  林灵素此时来到两人近前。
  
  姜明空与黄裳齐齐停下争论,眼神不善的看着林灵素。
  
  原因无他,实在是这位总编修性格太过恶劣。
  
  每日里,除了看大家争吵,就是喜欢偶尔捉弄一下众人。
  
  全然没有一个总编该有的样子!
  
  “你们如此看我,是什么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