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中文

字:
关灯 护眼
依旧中文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25章 泛泛而谈,真知灼见【求追读】

第25章 泛泛而谈,真知灼见【求追读】

第25章 泛泛而谈,真知灼见【求追读】 (第2/2页)

听此话,朱元璋还在摸着下巴思考。
  
  朱标则皱眉道,“税赋源于丁口、土地,钱粮又源于税赋。若从户部划分出税赋、钱粮相关职司,怕是会让税赋收取变得更加困难吧?”
  
  刘宽道,“微臣方才说专管税赋、钱粮之事,其实是为了让陛下、殿下更容易理解。”
  
  “若按照后世体制,甚至应该将税赋收取职司都独立出来,专门成立一个税务部。”
  
  “而财政部之所以如此称呼,便是将梳理国家财务当成一项极重要且专业的事情去做。”
  
  “唯有重视财政,才能尽快发现国家的财政问题,并着手解决。后世之所以认为大明会穷困而亡,便是因为对财税管理不够精细。”
  
  说到这里,刘宽一时没组织后后面的言辞,便能停了下来。
  
  朱标则依旧紧皱着眉头,道:“刘公子,你还是不明白,在大明税赋与丁口、土地关系之紧密,绝非那么容易分割的。”
  
  “再是重视你所言的财政,相关职司也不是说分割就分割的。”
  
  刘宽也皱起了眉头。
  
  他万万没想到,朱标竟然成了他建言朱元璋划分户部的阻碍。
  
  而划分户部才是他建言的开始,后面还有更多想法没说出来呢。
  
  不过,他对大明,尤其是明初制度、国情的了解确实比较少。
  
  后世网络上的一些言论,就这么随便说出来,很有几分想当然···
  
  就在刘宽自我检讨时,朱元璋道:“刘公子方才说朝廷应重视财政,以防出现穷困而亡的局面,倒是不错。”
  
  “不过听你方才所言划分户部之事,一则不太切合实际,二则有些泛泛而谈,言语无有脉络。”
  
  “咱想着大约是今日谈论之事太过突然,不如暂且罢了,你回去思虑几日,写个相关奏本,咱们再来议论,如何?”
  
  朱元璋这么一点,刘宽才意识到,如今不是在后世网络上跟人胡侃,就这么想到什么说什么确实不行。
  
  且他对划分六部之事的想法确实没有清晰的脉络,也不了解明初实际情况,如此自然说服不了朱标、朱元璋,甚至说服不了他自己。
  
  国事不是儿戏,需慎思之,慎为之。
  
  这么一想,刘宽便作揖道:“陛下说的是,微臣方才一番言论确实有些泛泛了。”
  
  “微臣下去后会仔细思考此事,争取想出一两个对大明六部制度改革有切实帮助的建议来。”
  
  顿了顿,刘宽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陛下、殿下也见到了,微臣在处理国家大事上确实没什么经验,只是知道后世一些未必正确的言论而已。”
  
  “无论是设内阁、军机处,还是划分六部,微臣所提之建议想来也只能供陛下参考,是否采取还需陛下衡量。”
  
  “所以,相较于与陛下、殿下议论国家大政,微臣还是希望能尽快入职科技司,着手打造火车之事。”
  
  听这话,朱元璋还以为刘宽被打击到了,便道:“刘公子不必妄自菲薄,你所提后世之制度、史事、经验,即便仅供咱参考,于咱治理大明而言,也是大有助益的。”
  
  刘宽没再接话,准备告退。
  
  朱元璋则接着道,“咱这边没事了,不过皇后想找你谈谈,就在西边的柔仪殿。赵成,你领着刘公子去吧。”
  
  “奴婢遵旨。”赵成应道。
  
  刘宽见状便再次作揖道,“微臣告退。”
  
  他以前是个连现代某些礼仪都不喜欢讲究的人,但到了大明,成了朱老板的打工仔,却不得不入乡随俗,开始重视某些礼仪。
  
  朱老板是给了他多数场合的免跪权——但他若仗着特殊来历及一点特权就变得骄傲自大,甚至表现得轻慢皇权,那岂不是跟三国中的许攸一样,取死有道?
  
  朱元璋看着刘宽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才开口道:“标儿觉得刘宽关于咱大明的一番言论如何?”
  
  朱标虽然方才质疑刘宽从户部划出财政部的建议,此时却为刘宽说起了好话。
  
  他道:“刘公子所言虽泛泛了些,但不论是指出我大明不够重视财政,以至于最终亡于穷困;还是从户部划分出财政部,以更好地管理财税事务,皆属真知灼见。”
  
  “若他后面还能提出分割户部职能的具体建议,父皇再针对财政做出改革,便能除去我大明一大隐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