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21世纪最好的文学作品!(6K求月票) (第1/2页)
“陈麟风喜欢写未来,《她》这部作品,确实有点东西。
文笔稚嫩,但里面的内容,构思巧妙。
对于未来的思考,很有深度,在这方面,不得不佩服。
不过其他书就不行了,没有一点营养,充满了年轻人的臆想。
当然,他这个年龄,有这样的表现也正常,还有大把的时间去进步。”
“因而,他虽然现在高度还比较低,但未来可期。”
台下的嘈杂声,已经很明显能传到台上了。
李嗷显然也能听到议论声,但他仍旧一副浑不在意的继续道,
“除此之外,像是什么金庸之类的,根本就不入流,简直不值一提,他们不应该在今天讨论的行列里!”
全场哗然。
陈麟风好几本销量数千万,甚至上亿的作品,被认为是年轻人的臆想。
金庸的武侠,在当下几乎被确认为大师的时代,几乎快封神了,甚至有学者要将其部分选段列入中学教科书。
结果被评价为不入流。
虽然大家知道李嗷就是狂傲的性子,但这也太狂了吧。
台下的大学生们议论纷纷,声音完全压不住了。
周边的记者们双眼放光,觉得不虚此行,一开始就这么刺激,这次的新闻肯定要爆。
作为被重点评价的对象之一,陈麟风脸色平静。
李嗷嘴这么毒,给他的评价已经算是不错了。
没看旁边,金庸的拥趸,严佳岩和马芸脸色都已经完全沉下来了。
额,好像还有谁给略过去了。
算了,不重要。
被略过去,之前又被李嗷归为“之类”,连名字都没有出现的黄易,神情僵硬。
李嗷你骂我两句也行啊,我连出现都不配了是吗?
他感觉今天真是错付了,就tm不该来。
小撒一连好几次示意台下安静,终于好不容易把情况稳定下来。
他看向陈麟风道,“陈老师,你怎么看李嗷先生对你的评价?”
“或有可取之处,我会尽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只是可能不会如李嗷先生所期望的,我仍会朝着他认为‘没有营养’的方向去走,那就是我未来的方向。”
李嗷道,“那你就真的是走上歧路了。”
马芸实在忍不住了,“陈老师是通俗家,所求就是让大众喜欢,真要按照你提供的意见,那倒是本末倒置。”
“不仅如此,”马芸面色不善的道,“你凭什么能这样评价金庸先生?”
李嗷笑了起来,“评价一个人还需要什么资格吗?如果这还要资格,那辩论需不需要资格?
是不是说,马先生你作为一个商人,根本就没资格坐在这里与我进行论道呢?”
马芸不爽道,“你这是诡辩!”
他作为最顶级的聪明人,自然明白对方所用的套路。
“我只是在愤怒于你对金庸先生的评价,你偏偏将其转化成资格的探讨,这不是交流,而是在诡辩。”
他看向周边几人,尤其是陈麟风,“我们这次对谈,可以这样的吗?”
陈麟风摇头,“当然不是,交流还是要表现出诚意来。”
或许是由于李嗷惹了众怒。
他这样一表态,其他几人也纷纷附和。
“确实,这种诡辩的手法,根本上不了台面。”
“咱们这又不是辩论场。”
李嗷一时哑然。
“好吧,那我稍微谈一下,我为什么看不上金庸。”
他伸出三根手指道,“原因有三,第一,金庸自己是一个精致利己主义的人,但他在书里却宣扬侠义,喜欢颂扬仗义疏财之人。”
“这不好吗?”马芸忽视了那什么精致利己的说法,这个世上谁不利己呢。
“先生自觉自己做不到,但发自内心的向往和憧憬这些人,又有何不可呢?”
“所以他一边颂扬大侠的行为,一边压低自己员工的工资,使得老员工忍受不了,只能辞职?”
这有什么不对吗?
虽然很想这么说,但马芸心里清楚,不能这么直接说出来。
毕竟还不是膨胀到认为“九九六是福报”的时候。
因而,他只能默然无语。
那边李嗷还在继续,“一件事情中,他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向进行,这是他的性格。
但“利己主义“和武侠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样的行为选择是相冲突的。
我实在不知道,金庸是怎么写出这么多侠义故事的,他自己不会觉得精神分裂吗?”
“此外,金庸本身也比较伪善虚伪,他儿子去世,他一度想要皈依佛门。
我说佛门清净,入空门者多抛弃尘世。您何不散尽家财,全心向佛?
结果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陈麟风嘴角抽动,让别人散尽家财,这话怎么说得出来的。
当然,广义上的出家、遁入空门,确实带点这个意思。
在这个场合,大家都是在追求高大上,也没谁会在这点帮着金庸说话。
包括此前利己那块也是一样,不是说自己是什么人,就要写什么样的文章。
文章中所颂扬的精神,和自己现实的表现,完全两个样,其实也很正常。
但国内的传统就是这样,文以载道,大家推崇文学家,相信他们写出来的东西,是他们发自内心所想。
典型就像鲁迅先生一样,他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理念,是真正的勇士。
如果自己都不向着自己所颂扬的精神方向前进,那又怎么鼓励他人学习呢。
所谓“教化”就是如此,文学家之所以地位高,便是因为其包含了教化属性。
当下这个场合谈论的就是文学,大家所拔高的也就是这个。
如果把金庸当成文学大师,确实是需要他能做到文以载道。
因而严佳岩这个非常推崇金庸,给他写过不少评金文章的文学评论家,从头到尾都不说话。
虽然脸色难看了点。
马芸一开始还不太懂,但他人聪明,很快就明白了,后面也不说话了。
台下的大学生,不少就是文学系的,他们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因而,他们也逐渐在认真听着。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
武侠本身就比较低俗,胡适先生就说过,金庸的武侠下流。
我也这么认为,因而,我至今都认为,金庸的,不该是我们讨论的范围。”
现场略微有些静。
“李嗷先生,”
陈麟风取过话筒。
“嗯,陈先生你说。”
“胡适认为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的,你不是最推崇反对权威,独立思考的吗?”
他对金庸是不太感冒,但某胡这个东西,他更是恶心坏了。
“对啊。”马芸立马反应过来,“胡适先生说的,未必就是对的。”
“额~”李嗷一噎,失误了,不该提起胡适来的。
这个时代大家其实对胡适的感官挺不错的,毕竟还没有太多人开始追究,这位到底在历史上做了什么。
但就历史书上所涉及的那些内容,白话文的先驱者之一,地位还是很尊崇的。
他以为没有人会反驳胡适的话的。
哪知道出了个陈麟风。
“胡适的为人可要比金庸差多了,我倒是不否认李嗷先生你的观点,只是要按照这个思路来的,胡适恐怕也要被排除出文学家的行列了。”
陈麟风略有些戏谑道,“我看过你所写的《播种者》里的某段评价。
这四十年来,能够始终如一地相信自己所信仰的事物,并且坚定地宣扬自己的信念,而又没有迷茫、变心或改变最终见解的人,除了胡适之外,真的很难再找到第二个。
如果将低调俱乐部,放弃东三省,结好霓虹这样的理念,作为胡适的理念,那他倒的确是从一而终了。”
台下不少学生脸上露出迷茫之色,实在是这段内容,有点难懂。
不专门了解过去历史的,着实不懂低调俱乐部是什么东西。
但后面的放弃……结好……
这一段他们是听懂了。
因而众人有些惊讶,这是在批评胡适先生?
这倒是少有。
作为大学生,还是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尤其喜欢否定权威。
如今又是大解构时代,过去的什么历史,大家都想否定一番。
曹操都是好人。
因而陈麟风的这段发言,暂时还没有引起太大波澜。
但台上的几人可不一样。
李嗷哑口无言,他纵然是再崇敬胡适,也不好说睁着眼说瞎话。
就像之前马芸、严佳岩无力反驳一样,他也没法反驳。
因为这些说的都是真事。
小撒感受到一阵压力,这些文人真事啥都敢说啊,万一和谐了呢?
“咳,各位,咱们讨论的已经够久了,要不开始正式的会谈吧。”
“好好,是该开始了。”李嗷立马同意。
早先讨论的话题,已经占用了太多时间了。
“好,咱们刚才针对当代的著名文学作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尽管意见稍有分歧,但讨论本身还是很有价值的。”
小撒进行收尾,然后开始提前准备好的话题,“陈麟风和李嗷先生,两位各自对对方的看法,都是怎样的,能说说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