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比剑之约!开始! (第2/2页)
“哎,谁能想到,他已经七十九岁了。”一位年长的大臣低声问道,目光依旧紧盯着秦玉京。
“是啊,七十九岁,看起来却如此的康健……”
另一位大臣也在低声嘀咕:
“比剑之约,竟然让这所谓天下第一亲自登场,为了所谓大同,秦玉京真是耗尽了心血啊。”
说到秦玉京,想到比剑之约,这些大臣的内心依然隐隐生出一丝惧怕。
秦玉京的强大,他们并不是没有听说过。
在神川大陆的江湖传说中,秦玉京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即便是年逾古稀,依旧无人敢小觑他的实力。
而现在,秦玉京就站在他们面前,毫不做作地走向比剑场地,每一步都带着压迫感,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所有人的目光都牢牢锁定在他的身上。
“真的是……一位无敌的老宗师。”
“看来,这一战,果然难以预测。”
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低声交谈,眼中充满了不同的情绪。
有惊叹,有忌惮,更多的是那种无力改变局势的感慨。
随着秦玉京的步伐越来越近,百姓们的议论声也渐渐变得低沉。
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仿佛在期待着什么。
每个人都知道,今天的比剑之约,关系到未来的格局,甚至是整个大尧的存亡。
秦玉京终于走到了比剑场地的中心,他站定,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眼神如同冰冷的寒潭,透过那深邃的眼睛,仿佛能看透一切。
他缓缓地拔出腰间的长剑,剑身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仿佛是准备迎接这场即将开始的战斗。
“这……这就是秦玉京?他真的有七十九岁?”
百姓们再次低声议论,眼中带着敬畏,也有些许疑虑。
他们已经能够感受到,站在他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个年迈的老人,而是一个无畏的存在,一个拥有着无穷实力的传奇人物。
“真的是他!天机山的高手,居然是这个模样。”
“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年纪大了,但那股气质……真的不同凡响。”
站在一旁的许居正等人也抬起头,目光深邃地注视着秦玉京,脸上浮现出一丝思索的神色。
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忌惮或畏惧,而是微微笑了笑,似乎在等待这场较量的到来。
“虽然年纪大了,气息却依旧强大。”许居正低声道,“也不知道,今天的比剑,能不能有胜算啊。”
此时,比剑的氛围变得愈加紧张,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秦玉京身上。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从容,仿佛这一切对他来说早已不再是挑战,而是一场轻松的表演。
随着秦玉京的出场,让整个比剑场地彻底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仿佛都被他牢牢吸引。
当人们的视线,都停留在秦玉京身上之时。
突然一阵马蹄声打破了原本的嘈杂,随着马车的轰鸣声逐渐接近,百姓们的目光瞬间转向,焦急而期待地盯着那一条逐渐显现的道路。
“来了,来了!”
“淮北王来了!”
人群中的议论声迅速升高,大家纷纷屏住呼吸,眼神中闪烁着激动与期待。
随着车队缓缓驶近,比剑场地的气氛也随之更加紧张。
马车中的淮北王终于现身,他身穿深色长袍,气宇轩昂,气场强大。
他的脸上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双眼锐利地扫视着四周,仿佛他早已预料到今天的一切,早已做好了应对各种变数的准备。
他轻轻地从马车上走下,步伐稳重而从容,每一步都仿佛踏实地印在大地上。
身后,天机山的高手紧随其后,那名神秘的江湖人物,头戴斗笠,身形高大,气息强烈,仿佛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如其来的挑战。
“淮北王来了!”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震天的欢呼声,声音如潮水般汹涌澎湃,回荡在十里长亭四周。
“淮北王万岁!淮北王万岁!”
“支持淮北王!支持他保卫大尧!”
“淮北王,稳国安民!”
看着百姓们的欢呼声,淮北王的嘴角微微上扬,他的目光扫过人群,眼中带着自信与镇定。
尽管外界的欢呼已经震耳欲聋,但他依然从容不迫,似乎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随着淮北王的到来,百姓们的热情达到了顶点,许多人挥舞着手臂,纷纷向他喊道:
“淮北王,您必定能成功!您是我们的希望!”
“不仅仅是希望,我们相信,淮北王一定能守护大尧一州之地!”
“淮北王万岁!请保佑我们大尧安稳无忧!”
这些声音仿佛一股巨大的力量,层层叠叠地传向比剑场地的四面八方。
百姓们的情绪激动到极点,整个场地弥漫着一种强烈的期望和热情,仿佛淮北王的到来,已经点燃了他们心中所有的希望与信念。
淮北王微微扬起头,轻轻地拍了拍旁边天机山高手的肩膀,示意他继续跟随自己的步伐。
他低声对随行的将士们说了些什么,随即缓缓向比剑场地走去。
秦玉京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淮北王和他身后的天机山高手。
他站在场地中央,犹如一块屹立不动的巨石,冷静地打量着这一切。
尽管百姓们的欢呼声激烈,仿佛天崩地裂,但秦玉京依旧保持着从容与镇定。
那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够看透一切,毫不为百姓们的热情所动。
他轻轻地抬了抬眉,似乎一眼便看穿了淮北王背后的真正意图。
秦玉京缓缓收回视线,依旧没有做出任何表情上的反应。
他那如死水般的眼神,依旧无波无澜,仿佛一切对他来说,都不过是早已预料好的局面。
淮北王走近,站到了比剑场地的一侧,朝着台上的秦玉京投去了一个淡然的目光。
此时,他的周围已经聚集起了大量的百姓与官员,许多人眼中闪烁着期待与钦佩的神色,显然,他们已经完全站在了淮北王这一方。
郭仪冷冷地打量着淮北王的到来。
站在一旁的郭仪眉头紧锁,冷眼观察着这一切。
他的目光虽然沉静,但其中透出的冷意却让周围的气氛有些沉重。
看着淮北王那从容的步伐,郭仪的眼中浮现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淮北王,但愿,你接下来还能笑得出来啊。”
郭仪心中默默想着,目光犀利地扫视着他和那位天机山高手,眉头微微皱了皱。
他心底深知,淮北王如今的气势和百姓的支持,显然已经让许多事物变得更加复杂。
但郭仪并未轻易表现出任何情绪,他依旧保持着沉稳的神态,冷静地站在原地。
而在淮北王身后,几名投机的大臣已然开始悄悄行动。
这些大臣们眼见淮北王稳稳占据了上风,便不禁开始走向他,纷纷开始阿谀奉承,显得格外恭敬。
“王爷,今日的比剑,实在是太重要了,您为国为民,定能大展宏图。”
一位年长的大臣笑呵呵地走上前去,弯腰行礼,语气中充满了恭维之意。
“若非您挺身而出,今日的局势恐怕已难以应对,百姓们的支持,皆是因您而起。”
“是啊,淮北王,您的一言一行,已经决定了大尧的未来!”
另一位年轻的大臣也跟着附和,“今日,百姓们已然站在您的背后,您定能为大尧带来安稳。”
“哈哈,淮北王,您真是大公无私,为国家、为百姓,定能守得一州之地,百姓们的支持,不正是最好的证明吗?”
这些大臣们争相向淮北王献上各种阿谀之辞,试图拉拢他的支持。
淮北王微微一笑,目光淡然,似乎并不急于回应。
他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礼貌,并未给出更多的反应。
然而,他的心中早已明白,这些人不过是在见风使舵,试图投靠他,以确保自己的政治地位不被动摇。
比剑场地的气氛愈发紧张,百姓们的欢呼声和大臣们的阿谀之辞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淮北王和秦玉京身上,围绕这两位主角的较量,所有人都不禁屏住了呼吸。
每个人都知道,今天的比剑不仅仅是一次武力的较量,更是国家未来命运的决战。
随着比剑的时刻临近,场地内外的气氛愈发紧张,所有人都在期待,今日的比剑之约,能够如常所愿!
十里长亭,有风吹来。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大地上,温暖的光线映照在草地上,柔和地扩散开来。
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偶尔有几片飘荡的棉絮轻轻落下,随风飘远。
比剑场地的四周,广场上人山人海,百姓们紧张而激动的目光汇聚在场中央。
远处,阵阵马蹄声与人群的低语交织成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空气中似乎带着一股压迫感,所有人都在静待着即将展开的较量。
这一片大地,这片土地,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比剑之约,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