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会虞姬 (第2/2页)
项羽暗道了一声天助我也!虞公既然要女儿出来与我相见,又问我的年庚,定是有意将虞姬许配于我。忙铿声答道:“末将今年二十四岁。”
“将军可曾婚配?”
“唯有正妻袁氏!”
老丈击案道了一声“好”,命虞姬暂且退下,方对项羽说道:“项将军,小女是俊是丑,是贤是愚,您已见识过了,老朽不必多言,但有一事,老朽不能不告。小女生时,其母梦五凤鸣于室。乃长,观相之人皆言其为贵人。村中虽有豪家子弟,皆愚陋不足为配。适才见将军乃将门之后,力能扛鼎,勇敌万人,倡举义兵,志在天下,乃盖世之英雄也。愿以小女为妾。将军万勿推辞。”
项羽强压欢喜,深作一揖说道:“末将草莽一个,幸得虞公垂爱,愿以爱女匹配,此乃末将三生有幸!但末将父母早逝,此等大事还需报备吾二叔!”
老丈颔首说道:“将军所言甚是。”
命虞子期重整佳肴。项羽一门心思,全在虞姬身上,恨不得插翅飞回会稽,见过项梁,好将婚事一锤定了下来。勉强又饮三樽,别了老丈,径回会稽城中,先领二将,也就是桓楚、龙且,参见项梁。
项梁见二将高大魁梧,面貌不俗,甚是欢喜,当即拜为校尉。继之,又将所降之马,牵到堂下。引得项梁赞不绝口:“龙驹,真龙驹也!”
并为之取名乌骓。羽见项梁兴致甚高,忙将虞公许婚一事,一一告说一遍。梁大喜:“羽儿,今日出山干得奇功三件:一是为我觅了两位大将;二是为我觅了一位龙驹;三是为我又觅了一位侄媳。有此三功,不能不贺!”
当即命人整置酒宴。酒足饭饱,项梁命项羽牵来乌骓马试骑,未及近身,那马一声长嘶,又一个人立而起,扑了过去。项梁一来未曾防备,二来饮多了酒,差一点儿被它扑着,惊出一身冷汗。项羽大喝一声:“畜生,休得无礼!”
乌骓马似懂人语,只项羽这么一喝,便收腿走近项羽,摆头摇尾,状甚亲昵。项梁叹道:“看来此驹与我无缘。羽儿,你还是把它留下,自己骑吧。”
项羽道了一声“谢”,牵马而去。
翌日,项梁便按“六礼”之俗,派人去虞家庄纳采,问名。
纳采乃六礼之首,俗称提亲、说媒。也就是说,男方一旦物色到了心仪的女子,便请媒人带上男方的礼物前去提亲。
女方若是收下了礼物,便可进行第二步,即“第二礼”——问名。
问名也就是双方相互探问,既问姓名,又问年龄、生辰、籍贯、三代、名号、官职。以使对对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一礼仪也就是通常说的“请八字、请庚、探问”。
尚需一提的是,在问名的过程中,男女双方还要签一个草帖。纳采问名原来是分两次进行,因这次的姻缘是女方首先提出,故而合二为一。
进行过纳采和问名之后,尚需纳吉。纳吉之前还要合婚,合婚不只要批八字,还要考虑面相、手相、骨相等。一切皆吉之后,方才纳吉,届时,签两个正式订婚帖子,俗称传庚、定亲、换帖、小定。因这桩婚事,双方都很满意,免去了合婚一事,但定帖是少不得的。
纳吉之后,便是请期、亲迎。请期便是择日迎娶。亲迎乃是六礼中的最后一礼,项羽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他头戴将军冠,斜披红绶带,骑着乌骓马,意气风发地来到虞家庄,将虞姬接上轺车,载至会稽,拜过天地,又入洞房,男欢女爱,直睡到旭日东升,方起床拜见公婆。
因项敬夫妇已逝,这公这婆理所当然由项梁夫妇充任。项羽、虞姬拜过二叔二婶,正要掉头回房,被项梁叫住:“羽儿,涂山之寇,加之虞家庄从军之人,共计多少?”
男家定帖正式女家定帖正式项羽不假思索道:“共计二千一百二十三人。”
项梁道:“咱原有多少人?”
“五千八百七十人。”
“如此说来,咱的兵马差不多有八千了。”
“正是。”
“好,好!”项梁击掌说道,“当年盗跖拥兵两千余人,竟能纵横天下,我之兵马几为盗跖三倍,岂能老死在会稽一地!我欲加紧操练兵马,静观时变,待机而动,你说可好?”
项羽道:“二叔所思甚是。”
项梁道:“既然这样,操练兵马之事,我就交给你了,且莫要二叔失望!”
项羽铿声说道:“二叔放心,三月之内,愚侄定要给您练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军出来!”项羽颔首回道:“此乃二叔之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