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吐蕃 (第1/2页)
“杨将军这是……”吴隗有些不解地问道。
只见杨云帆不答反问道:“知州大人,府衙可有西北周边地形图?”
吴隗闻言一愣,但还是回答道:“自然是有的,”他一边吩咐衙差去取地形图,一边吩咐下人抬过来一张木案长桌。
待得衙差取过来地形图摊放在木案长桌上之后,杨云帆伏案寻觅,皱眉沉思起来。
一旁的吴隗与薛广成面面相觑地对视一眼,一时闹不清杨云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若说是准备防御党项人的犯边,可是刚才二人还在有理有据的分析出党项人肯定不会来袭。
正在二人疑惑不解之时,杨云帆开口解释道:“李继迁之所以放出口风,说是要举兵犯我边境,其意思就是让我们提心吊胆,时刻绷紧神经防御敌袭,若是此时我们将计就计,借防御之名,做些文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为将领出身的薛广成率先领悟杨云帆的意图,皱眉问道:“你的意思是说,主动出击?”
——————————————
灵州城,西夏王宫
李继迁召集文武重臣齐聚王宫,商议出兵之策。但此次出兵的目的地非是前几日宣传的宋地凤翔府,而是打算声东击西,攻击党项西南侧的另一个敌人——吐蕃。
吐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其源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吐蕃所在高原上,原来的居民称孟族。战国以后,有些羌族部落,如发羌、迷唐等部,逐渐迁移到今雪域高原地区。他们和当地人民相融合,繁衍发展,形成了吐蕃族。
吐蕃最初的几百年间一直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古羌人小部落,在吐谷浑、党项、白兰和大小勃律等部族间苟活求存。在青藏、康藏地区各族中属于无足轻重的一支。
直到唐朝初期,吐蕃部落的一代雄主松赞干布,登上赞普之位后,才扭转了吐蕃的命运。
初登赞普之位的松赞干布,审时度势,分析出了吐蕃王朝需废除奴隶制度的需要。他依照汉人和羌人的法度,制定律法及职官、军事制度,统一度量衡,创制文字,与天竺、尼婆罗广泛交往,引入封建文化,佛教也于此时正式传入吐蕃。
吐蕃在松赞干布的精心治理之下,开始变得强盛起来,先后征服、兼并了苏毗、羊同、白兰、党项、附国等古羌人部落,建立起了强大的吐蕃王朝,建都逻些。吐蕃在与唐朝作战,被唐朝击败之后,松赞干布深知吐蕃非大唐的对手,于是沿用匈奴与汉和亲的传统,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和亲的请求,唐太宗同意和亲的请求,把宗室女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同时授松赞干布为大唐驸马都尉、封爵西海郡王。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带去了中原各种先进的技术与能工巧匠,大大地促进了吐蕃的发展。
从此,青稞、荞麦和牦牛与瓷器、茶叶和书法,在雪域高原上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