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中文

字:
关灯 护眼
依旧中文 > 风起明末 > 第四百一十八章:卢象升

第四百一十八章:卢象升

第四百一十八章:卢象升 (第1/2页)

卢象升手执着断刀,鲜血顺着他身上的诸多伤口汨汨而下。
  
  他的脚下,倒伏着大量头戴着黄巾的西军军兵。
  
  他的前方站满了头戴着黑巾的万民军。
  
  卢象升的身后,还能站立的明军甲兵仅仅不过数十人。
  
  他们奋力打退了西军的进攻,但是却没有办法去面对蜂拥而来的万民军。
  
  西军到处烧杀抢掠,每股不过数十人,多者不过百十来人。
  
  但是涌入宫城之中的万民军,却是成建制而来,人数足有千数,军阵严谨,队列整齐。
  
  旌旗招摇,杀气凌烈。
  
  长枪如林而来。
  
  让人绝望……
  
  卢象升握紧了手中的断刀,面对着如林而来的万民军枪阵。
  
  他的眼眸之中没有丝毫的惧色。
  
  在贾庄的时候,面对着清军的千军万马,他同样也没有惧色。
  
  箭射完了,那就用枪。
  
  枪折断了,那就用刀。
  
  刀砍缺了,那就用拳。
  
  拳头没有了气力,还可以用牙齿。
  
  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就不会放弃抵抗。
  
  死亡,并不令卢象升恐惧。
  
  卢象升也从来没有害怕过死亡。
  
  大丈夫,何惧一死。
  
  卢象升缓缓举起了手中的断刀,他已经没有了多少气力。
  
  但是面对着成百上千缓缓覆压而来的万民军,他依然举起了刀,就如同在贾庄一样。
  
  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来吧……”
  
  卢象升轻声自语道。
  
  万民军的军卒已经抵近到了十步的距离。
  
  十步是距离,卢象升已经可以看到万民军军阵最前列军兵那一张张冷冽的脸庞。
  
  他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他紧紧的握持着手中的断刀,目光平静的注视着身前缓缓压来的万民军军阵。
  
  但是预想而来的漫天箭雨或是铳炮的响声,都并没有出现。
  
  “卢公……”
  
  万民军的军阵之中,传来了一道颤声。
  
  卢象升浑身一震,转目循声望去,因为那一道声音他听的极为熟悉。
  
  叫出那声卢公的,是万民军的一名将校。
  
  随着一声卢公,正缓缓压来的万民军军阵也是骤然一滞。
  
  一众万民军的军兵眼眸之中的杀气在转瞬之间消散于无形之中,众人的脸上的神情复杂,皆有异色。
  
  “你是?”
  
  卢象升目光微缓,看向那名万民军将校。
  
  那名万民军将校排众而出,已是泪流满面。
  
  那万民军将校走到阵前,弃掉了兵刃,跪在了地上,哽咽道。
  
  “草民姚亚平,拜见卢公。”
  
  “姚亚平……”
  
  卢象升神色动容,他记起了眼前万民军将校到底是谁。
  
  崇祯十一年,他辞别了三府的父老,领孤军入驻贾庄,粮草当时已经难以为继,断粮已近三日,一众军兵皆是饥饿难耐。
  
  是大名府的一名生员,在清军完成合围之前,趁着夜色的掩护,带领着本家的族人,压了一共七百石的粮食进入了贾庄,为大军解除了燃眉之急。
  
  那名生员的名字,叫做姚东照。
  
  卢象升一直都不曾忘记。
  
  而姚亚平正是姚东照的子侄,在帐中他们曾经见过。
  
  往昔逐渐模糊的记忆重新在卢象升的脑海之中变得清晰了起来。
  
  “你叔父……”
  
  卢象升不自觉的上前了一步,下意识的开口道。
  
  只是话刚出口,又停了下来。
  
  姚东照是地方乡绅,颇为富庶,心系国家,按理如何都不可能从贼。
  
  但是姚亚平此刻出现在这里,很多事情已经不言而喻。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卢象升看到了姚亚平腰间的佩刀。
  
  姚亚平现在腰间所带的佩刀,正是他当初在贾庄交给姚东照的战刀。
  
  “卢公能记得我家叔父,叔父在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
  
  姚亚平跪在地上,泪如雨下。
  
  “大名府先遭旱蝗,又逢大疫,十户九空,叔父病故,民变渐起,我等为求自保,无奈之下只能随波逐流。”
  
  “后逢孙督师收编成为官兵,但是邳州一战,朝廷大败,我等又只能加入万民军中。”
  
  “人如蝼蚁命如草芥,今时今日,方知何为‘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
  
  姚亚平的声音凄苦,述说着悲惨的遭遇,泣难成声。
  
  万民军中一众军兵皆是流露出同样的神色。
  
  姚亚平的遭遇,是很多人悲惨境遇的缩影。
  
  他们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凄苦,各有各的苦难。
  
  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
  
  乱世之中,人命何其轻贱。
  
  卢象升神情恍惚,看着眼前一众神色悲伤的万民军军兵。
  
  这些所谓的万民军军兵们,脸上无不是带满了风霜。
  
  他们的皮肤粗糙黝黑,他们曾经都只是老实本分面朝黄土的农民,走街串巷谋求生计的贩夫,勤勤恳恳终日劳作的小民。
  
  他们……
  
  不是反贼……
  
  他们……
  
  只是一群,想要谋求活路的可怜人……
  
  活着是最简单的事,但却又是最难的事。
  
  卢象升的视野逐渐模糊了起来,他紧咬着牙关,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翻腾的心绪,压抑着胸腔的苦闷。
  
  北风呼啸而来,吹过了宫城巍峨的殿宇,也让卢象升的思绪回到了还在学堂求学的时刻。
  
  “建斗啊。”
  
  父亲的脸庞,在卢象升的眼前逐渐清晰起来。
  
  “你有什么志向吗?”
  
  “愿研,古将相名臣之略、军国经制之规!”
  
  书房之中,青年时的他神采飞扬,意气风发,朗声回答道。
  
  “孩儿想做张巡、岳飞那般的英雄!”
  
  “复往昔汉唐之荣,壮我华夏声威!”
  
  “好志向。”
  
  父亲的脸上带笑,似乎很是满意,不过很快又收敛了回去。
  
  “不过,建斗啊……”
  
  父亲站起了身来,神色严肃,目视着他,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嘱咐道。
  
  “不要只看着那高高在上的庙堂,也要谨记着田野百姓的生计。”
  
  “日后为官,须得脚踏实地……”
  
  他当初并不理解父亲的话语。
  
  直到真的当了官后,才逐渐理解了他父亲的嘱咐。
  
  国库空虚,财政困顿,苛捐杂税压迫的普通的百姓几乎难以喘息。
  
  他只不过是做了一名官员应该做的事情,治下的百姓却是对他……
  
  这也是为什么,在建奴南掠之时,他没有办法袖手旁观。
  
  他如何不理解杨嗣昌的想法,他如何不明白杨嗣昌的困难。
  
  只是……
  
  他真的,真的,真的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去坐视不理。
  
  卢象升的心绪起伏,这一刻他原本好不容易坚定下来心又产生了动摇。
  
  国家昏暗、天下动荡。
  
  民心……
  
  早已经不在朝廷。
  
  天下思变。
  
  “卢公。”
  
  万民军中,很多的军兵也随着姚亚平跪了下来,哽咽出声。
  
  他们很多人都是从三府逃来的百姓,因为孙传庭打出卢象升的旗号。
  
  他们先是加入了官兵,后来又加入万民军中。
  
  他们心中有太多的委屈,得不到倾诉。
  
  他们的心中有太多的痛苦,压迫的他们难以言语。
  
  没有人为他们做主,没有人为他们申冤。
  
  曾经那个愿意为他们仗义执言的明公离开了他们远去。
  
  这该死的世道,残害的他们妻离子散,逼迫着他们背井离乡。
  
  再度看到卢象升时,他们的所有压抑在心中委屈,所有的情绪全都在这一刻迸发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